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

白虹貫日 以示人間凌君兵鬥之象


最近台灣的上空出現了太陽被奇怪的七彩光環包圍的奇怪天象。
一整圈的彩虹圍繞著太陽,產生巨大的光環,
遠遠看就像是一顆透明水晶球高高掛空中。

其實這就是所謂的「日暈現象」。

所謂日暈現象或月暈現象,
是由於懸浮在大氣中的冰晶把太陽光或月光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光學現象。
日暈現象或月暈現象通常呈環狀或弧狀,
有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
由太陽照射冰晶反射至人類眼睛稱為「日暈現象」,
而月球照射冰晶反射至人類眼睛則稱為「月暈現象」。 

「日暈現象」主要是高溫加上濕度增加才會出現,也就代表著可能要變天了。
而古人觀天象,稱這天象名為「白虹貫日」。


2015.3.24「白虹貫日」,攝於台灣中部


2015.3.28「白虹貫日」,攝於台灣南部

2015.3.30「白虹貫日」,攝於台灣南部


自古有所謂「十煇之法」來觀察天象來啟示人間之吉凶。

《周禮保章氏》
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變動……
   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降豐荒之祲象,
   以十有二風察天地之和,命乖別之妖祥。

《周禮春官》
眡祲掌十煇之法,以觀妖祥辨吉凶。
   (妖祥,善惡之徵。
    煇,【集韻】王問切,音運。
    鄭司農云:煇謂「日光炁」也)
  一曰祲,二曰象,三曰鑴,四曰監,五曰闇,
  六曰瞢,七曰彌,八曰敘,九曰隮,十曰想。

(祲,陰陽氣相侵也。象如赤鳥也。
 鑴,謂日旁氣刺日,四面反向如煇狀。
 監,雲氣臨日也。
 闇,日月食也。
 瞢,瞢無光也。
 彌者,謂白虹彌天而貫日也。
 敘者,謂氣若山而在日上。或曰,冠珥背璚,重疊次序,在於日旁也。
 隮者,外氣也。
 想者,耀光者也。)

對於上舉的十煇、五雲等奇異光象,
古人或視為妖祥,而認為和地上的人事有相當的關連。

觀測「十煇」,
其內容包括觀測日、月、雲、霞及天空異色,
各種包含虹、幻日、日珥、日暈、日柱、日月蝕及雲形變化,
空氣中能見度、日月蝕、海市蜃樓等,
從而占卜吉凶,甚至用於軍事謀劃。

其中的「」,
就是「白虹貫日」。

白虹貫日
貫,穿。
白虹,日暈。

白色長虹穿日而過。
白虹貫日指一種罕見的天象。

司馬貞 索隱引 如淳 曰:
白虹,兵象。
  
日,為君。

古人附會預示君王遇害的天象異兆。

聽起來很嚇人。
有人問有沒有"較為積極正面"的說法呢?
經查,
在《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
昔者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
.....
漢書【集解】應劭曰:
燕太子丹質於秦,始皇遇之無禮,丹亡去,故厚養荊軻,令西刺秦王。
 
精誠感天,白虹為之貫日也。


史記對刺客的詮釋角度,使得刺殺君王之事,
從大逆不道,轉而為「精誠感天」。

按卷八十六《刺客列傳》、《戰國策·燕策》載荊軻刺秦王事,
均未述及「白虹貫日」的天象問題,
倒是《戰國策·魏策四》載 唐且 為安陵君使臣,
唐且對秦王談到士之怒時說過這樣的話:
夫專諸刺王僚也,彗星襲月;
   
聶政之韓傀也,白虹貫日
   
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

但其實,
這就是使者說士之辭,於史無徵也,不足為證


既然「」是觀象的標的之一,
我們來看看所謂「二十四氣七十二候」對「虹」的說法。

所謂「七十二候」,五天一候,
一年365天(平年)為七十三候,
為與二十四節氣對應,規定三候為一節(氣)、一年為七十二候。

每一候均以一種物候現象作相應,叫「候應」。

七十二候的「候應」包括非生物和生物兩大類,
前者如「水始涸」、「東風解凍」、「虹始見」、「地始凍」等;
後者有動物和植物,如「鴻雁來」、「虎始交」、「萍始生」、「苦菜秀」、「桃始華」等。

三月是「清明」:
初候,桐始華。
二候,田鼠化為鴽,牡丹華;
三候,虹始見(禮記月令曰:季春之月。虹始見。孟冬之月。虹藏不見。)

虹,音洪,陰陽交會之氣,純陰純陽則無,
             
若雲薄漏日,日穿雨影,則虹見。

釋名曰:虹。陽氣之動。
           虹。攻也。純陽攻陰氣也。
又曰:
夫人陰陽不合。婚姻錯亂。淫風流行。男女互相奔隨之時。
此則氣盛。故以其盛時合之也。

說文曰:霓。屈虹。青赤
       
白色。陰氣也


尚書考靈曜鄭玄注曰:日旁氣白者為虹

反正「」就是代表陰氣
「日」就是「太陽」,
           
就是代表人間至尊的「君主」

京房《易傳》曰: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
 
故聖王在上,總命群賢,以亮天功,
 
則日之光明,五色備具,燭燿亡主;
 
有則為異,應行而變也。
 
色不虛改,形不虛毀。
 
觀日之五變,足以監矣。

夫虹,陰物也,日,太陽也。 
夫陰氣。兵象也,又臣妾之象也。 
古人以白虹爲兵象。
白虹貫日,以陰干陽,其爲變大矣 

漢哀帝時,召李尋
詔問以日月失度,星辰亂行,災異仍重之事,
李尋對曰:
夫日者,眾陽之長,煇光所燭,萬里同晷,人君之表也(晷,景也)
  故日將旦,清風發,群陰伏,君以臨朝,不牽於色。
 
日初出,炎以陽,君登朝,佞不行,忠直進,不蔽障。
 
日中煇光,君德盛明,大臣奉公。
 
日將入,專以壹,君就房,有常節。
 
君不修道,則日失其度,晻昧亡光
(晻與暗同,又音烏感反)各有雲為。
 
其於東方作,日初出時
(作,起也。日出之時,人物皆起)
  陰雲邪氣起者,法為牽於女謁(謂請也),有所畏難;
 
日出後,為近臣亂政;日中;為大臣欺誣;
 
日且入,為妻妾役使所營
(營,謂繞也)
  間者日尤不精,光明侵奪失色,邪氣珥蜺數作。
 
本起於晨,相連至昏,其日出後至日中間差瘉
(瘉讀愈同)
  小臣不知內事,
 
竊以日視陛下志操,衰於始初多矣,
 
其咎恐有以守正直言而得罪者,傷嗣害世,不可不慎也。


可見「日」的確就是代表「君主」之德象

我不死心,再查查歷史原文紀錄:
《文獻通考》卷二百八十四象緯考七」的
日變日煇 日暈」紀錄:
(以下均為東漢、晉、五代、隋、唐、宋「白虹貫日」的歷史紀錄)
-------------------------------------------------------------------------------
光武
建武七年四月丙寅,日有暈抱,白虹貫暈,在畢八度
(《古今注》曰:
 
時日加卯,西向東面有抱,須臾成暈,中有兩釣,在南北面,有白虹貫暈,在西北南面,有背在景,加巳皆解也。」)
畢為邊兵。秋,隗囂反,侵安定
(《皇德傳史》曰:「白虹貫,下破軍,晉分也。」)

----------------------------------------------------------------------------
靈帝
六年二月乙未,白虹貫日
(《春秋感精符》曰:
          
虹貫日,天下悉極,文法大擾,百姓殘賊,酷法橫殺,
           
下多相告,刑用及族,世多深刻,獄多怨宿,吏皆慘毒。

    
又曰:「國多死孽,天子命絕,大臣為禍,王將見殺。
《星占》曰:「虹蜺主內婬,土精填星之變。
《易讖》曰:「聰明蔽塞,政在臣下,婚戚干朝,君不覺悟,虹蜺貫日。」)

-------------------------------------------------------------------------
獻帝初平元年二月壬辰,白虹貫日
(《袁山松書》曰:「三年十月丁卯,日有重兩倍。
       
《吳書》載韓復與袁術書曰:「凶出於代郡。」)

-----------------------------------------------------------------------------
  
晉武帝
泰始元年七月甲寅,日暈再重,白虹貫之。 
太康元年正月己丑朔,五色氣貫日,自卯至酉。
占曰:「君道失明,丑為斗、牛,主吳、越。
是時孫皓淫暴,四月降。

------------------------------------------------------------------------
懷帝
永嘉二年正月戊申,白虹貫日。
永嘉二年二月癸卯,白虹貫日,青黃暈五重。
占曰:
白虹貫日,近臣為亂,不則諸侯有反者。
 
暈五重,有國者受其祥,天下有兵,破亡其地。

明年,司馬越暴蔑人主。
五年,劉聰破京都,帝蒙塵於寇庭。 

-------------------------------------------------------------------------------
湣帝
建興五年正月庚子,三日並照,虹蜺彌天
日有重暈,左右兩珥。
占曰:「白虹,兵氣也。三、四、五、六日俱出並爭,天下兵作。丁巳亦如其數。
又曰:「三日並出,不過三旬,諸侯爭為帝
        日重暈,天下有立王。暈而珥,天下有立侯
故陳卓曰:「當有大慶,天下其三分乎

        三月而江東改年為建武,
       
劉聰、李雄亦跨曹、劉疆宇,
        於是兵連累葉

---------------------------------------------------------------------------------
成帝
咸和九年七月,白虹貫日。 
咸康元年七月,白虹貫日。 
咸康二年七月,白虹貫日。
自後庾氏專政,由後族而貴,蓋亦婦人擅國之義,故頻年白虹貫日。

-----------------------------------------------------------------------------
後周武帝
保定五年正月辛卯,白虹貫日,
占曰:「為兵喪。」 
天和元年二月庚午,日鬥,光遂散,日烏見。
       
十月辛卯,黑雲貫日。 

建德二年二月辛亥,白虹貫日。
占曰:「臣謀君,不出三年。
又曰:「近臣為亂。
後年。衛王直舉兵反。 

----------------------------------------------------------------------------
隋文帝
開皇九年正月己巳,白虹夾日。
占:「臣背主。
又「無德者亡」。
是月滅陳。 
----------------------------------------------------------------------------
唐朝亦有白虹貫日,但未詳細紀錄事件,故省略。

----------------------------------------------------------------------------
北宋
高宗
建炎三年春,白虹貫日。
占:「近臣為亂,或諸侯叛。
 
建炎八年二月辛巳,白虹貫日。
占:「諸侯有叛,或歲中有喪。
次年,皇后邢氏崩於五國城。 
二十一年四月壬申,日生暈。
占:"臣專政。"
又云"邊兵動,虜主死。"時秦檜在相位。
 
二十七年二月壬寅,白虹貫日。
六月壬寅,日有直氣。
三十年四月戊辰,日生暈周匝。
占:"邊兵動,虜主死,或多風。"
其應在次年。

---------------------------------------------------------------------------------
南宋
甯宗慶元元年正月丙辰,白虹貫日。
占:「百殃之本,眾亂之基,有兵。
又曰:「近臣為亂。
於是侂胄用事,時政以變,兵禍始矣。

-------------------------------------------------------------------

好了,
以上只是很粗淺的抄錄歷史上各代掌天象紀錄。
再也不要對什麼「精誠感天」起幻想了。

白虹貫日」總是連著背叛、兵燹、動亂、災殃。

天象的根源在地上有德君子之心,
請各自反省,為民除殃,
一切都在我們的心中。

祝福大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