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你的智慧型手機螢幕破掉或是心愛的靴子破了個大洞,這時候你會怎麼辦?
有人可能會直接丟掉再買個新的,或者是你可以選擇另一個加入世界潮流的方法:帶著壞掉的東西到「修理咖啡廳」。
有人可能會直接丟掉再買個新的,或者是你可以選擇另一個加入世界潮流的方法:帶著壞掉的東西到「修理咖啡廳」。
1.修理咖啡廳是什麼?
修理咖啡廳(Repair cafe)是一個幫人修理舊東西的地方。每個禮拜,會有志願的修理師父坐在咖啡廳裡,想要修東西的人就可以帶著物品到咖啡廳請師父們幫忙修。
修理咖啡廳不一定是咖啡店,它可以是工作室、社區中心或者是展覽上的一個小攤子,客人從家裡帶壞掉的東西過來交給店裡的人修理,有興趣的話還可以在旁邊跟著學習或是幫忙一起修理。大部分咖啡廳採取一個禮拜修一次的模式,也有一個月修一次、一季修一次的。
修理咖啡廳這個概念很快地擴散到全球,2009年時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才剛成立第一家修理咖啡廳,現在全世界已經有超過400家的修理咖啡廳。
修理咖啡廳(Repair cafe)是一個幫人修理舊東西的地方。每個禮拜,會有志願的修理師父坐在咖啡廳裡,想要修東西的人就可以帶著物品到咖啡廳請師父們幫忙修。
修理咖啡廳不一定是咖啡店,它可以是工作室、社區中心或者是展覽上的一個小攤子,客人從家裡帶壞掉的東西過來交給店裡的人修理,有興趣的話還可以在旁邊跟著學習或是幫忙一起修理。大部分咖啡廳採取一個禮拜修一次的模式,也有一個月修一次、一季修一次的。
修理咖啡廳這個概念很快地擴散到全球,2009年時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才剛成立第一家修理咖啡廳,現在全世界已經有超過400家的修理咖啡廳。
2.修理狂
志願修理師父是一群得了「修理癖」、熱愛修東西的人。有的人原本只是單純喜歡腳踏車,在騎腳踏車的過程中逐漸學會了怎麼修理保養腳踏車;有人會縫縫補補、修改老舊的衣服;還有人熱愛修理手錶。
對他們來說,修理是深入了解一樣東西後自然學得的技能,也是帶給他們極大滿足感的創新過程。很多到咖啡廳修東西的客人自己後來也變成了修理師父。
修理咖啡廳成功修好的東西非常多,有燈、衣服、相機、手機、電腦、除草機、行李箱、腳踏車、微波爐、烤土司機、CD播放機,基本上幾乎所有你想得到的東西都可以帶來修。
志願修理師父是一群得了「修理癖」、熱愛修東西的人。有的人原本只是單純喜歡腳踏車,在騎腳踏車的過程中逐漸學會了怎麼修理保養腳踏車;有人會縫縫補補、修改老舊的衣服;還有人熱愛修理手錶。
對他們來說,修理是深入了解一樣東西後自然學得的技能,也是帶給他們極大滿足感的創新過程。很多到咖啡廳修東西的客人自己後來也變成了修理師父。
修理咖啡廳成功修好的東西非常多,有燈、衣服、相機、手機、電腦、除草機、行李箱、腳踏車、微波爐、烤土司機、CD播放機,基本上幾乎所有你想得到的東西都可以帶來修。
3.修東西超好玩
和一般人認為修東西就是全身髒兮兮的刻板印象不同,修理咖啡廳其實是個好玩又有創造力的活動,美國加州在舉辦了修理咖啡廳活動後,一位主辦人在部落格上寫了段話:
「每個到修理咖啡廳的人都很開心,就像是我們觸動人們的心弦。
修理並不只是幫人修東西滿足他們的需求,也滿足了人們想加入這一類興趣團體的渴望。修理活動也從不同的客人和修理師父那裏獲得許多靈感,像是和其他團體建立合作關係、建立一個共用的工具倉庫還有各種該怎麼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建議。最重要的是,每個人來這裡都只是因為好玩。」
和一般人認為修東西就是全身髒兮兮的刻板印象不同,修理咖啡廳其實是個好玩又有創造力的活動,美國加州在舉辦了修理咖啡廳活動後,一位主辦人在部落格上寫了段話:
「每個到修理咖啡廳的人都很開心,就像是我們觸動人們的心弦。
修理並不只是幫人修東西滿足他們的需求,也滿足了人們想加入這一類興趣團體的渴望。修理活動也從不同的客人和修理師父那裏獲得許多靈感,像是和其他團體建立合作關係、建立一個共用的工具倉庫還有各種該怎麼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建議。最重要的是,每個人來這裡都只是因為好玩。」
浪費的現代人
和老一輩的節儉年代相比,現代人對物質的觀念有了極大的轉變,簡單的修理像是修補鞋子、縫補洋裝破洞、把椅子腳黏起來在現代生活中越來越少見,廉價的大量生產使得人們產生了東西不夠好就該丟掉的觀念,修理東西被認為是件退流行又沒有必要的事。
拒絕壞了就丟
修東西可以說是抵抗「壞了就丟」文化的一種表現,拒絕「買-用-丟」模式(buy-use-dispose),讓資源不斷回收再利用,而不是東西壞了就丟掉。下次要丟東西前也許你可以再想一想,直接丟棄壞掉的東西也許真的是又快又簡單,但其實也是個昂貴又缺少很多樂趣的方法。
修東西可以說是抵抗「壞了就丟」文化的一種表現,拒絕「買-用-丟」模式(buy-use-dispose),讓資源不斷回收再利用,而不是東西壞了就丟掉。下次要丟東西前也許你可以再想一想,直接丟棄壞掉的東西也許真的是又快又簡單,但其實也是個昂貴又缺少很多樂趣的方法。
本文摘自http://world.yam.com/post.php?id=1926http%3A%2F%2Fworld.yam.com%2Fpost.php%3Fid%3D1926
-----------------------(台灣也有)---------------------------
風行歐洲 「修理咖啡館」首現台灣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8964261.shtml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4.09.28
咖啡館可以做甚麼?除了聊天上網,現在又多了一個功能:修東西。台灣首座「修理咖啡館」十月中旬成立,將定時定點提供維修工具與服務,讓顧客一邊修家電家具,一邊喝咖啡交流,修復東西也修復人際關係。
修理咖啡館(Repair Cafe)是風行歐洲的新形態咖啡館。每周一次、在固定時間邀志願修理師傅於咖啡館「駐站」。客人帶東西給師傅修,也可以坐在一旁學習、幫忙修理。四年前阿姆斯特丹成立首間修理咖啡館,如今全球已有四百間修理咖啡館。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2014.09.28
咖啡館可以做甚麼?除了聊天上網,現在又多了一個功能:修東西。台灣首座「修理咖啡館」十月中旬成立,將定時定點提供維修工具與服務,讓顧客一邊修家電家具,一邊喝咖啡交流,修復東西也修復人際關係。
修理咖啡館(Repair Cafe)是風行歐洲的新形態咖啡館。每周一次、在固定時間邀志願修理師傅於咖啡館「駐站」。客人帶東西給師傅修,也可以坐在一旁學習、幫忙修理。四年前阿姆斯特丹成立首間修理咖啡館,如今全球已有四百間修理咖啡館。
台灣首間修理咖啡館,由「城市維修館」團隊與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的浮士德啤酒花園合作,在咖啡館內定時提供維修服務與課程。團隊上了各種維修課程,並從社區找來多位修理達人,邀他們定時駐站傳授維修技藝。
城市維修館發言人吳亞軒表示,這些修理達人未必是職業師傅。他們有的出身傳統產業如製鞋,對修鞋有特殊感情與技能;有的熱愛修東西。他們的人生故事往往可以跟台灣產業變遷連結,城市維修館也記錄他們的維修故事,製成影片與手冊。
不完美原創工作室負責人吳俊毅,是「城市維修館」的幕後推手。他表示,一直在思考在現代都市,什麼樣的動機可以凝聚老中青三代社區居民,一起坐下聊天?他發現,人人都需要的「修東西」,具有這樣的凝聚力。
經營「小白屋」工具共享站的唐園荷觀察,維修觀念在台灣有世代落差。五十歲以上的民眾生於貧困年代,童年有修紗窗、電風扇等記憶與技藝。卅、四十歲民眾成長時「台灣錢淹腳目」,認為「東西壞了就要丟」。
但到了廿多歲的新世代,廿二K薪水無法負擔「壞了即丟」、加上環保意識抬頭,許多人想學會維修家電家具。修理咖啡館正可提供平台。
吳亞軒表示,「城市維修館」的最終目標是成為社會企業,年輕人向師傅傳承修理技藝後,修復廢棄物品上網拍賣,提供修理咖啡館永續經營的資金。
經營「小白屋」工具共享站的唐園荷觀察,維修觀念在台灣有世代落差。五十歲以上的民眾生於貧困年代,童年有修紗窗、電風扇等記憶與技藝。卅、四十歲民眾成長時「台灣錢淹腳目」,認為「東西壞了就要丟」。
但到了廿多歲的新世代,廿二K薪水無法負擔「壞了即丟」、加上環保意識抬頭,許多人想學會維修家電家具。修理咖啡館正可提供平台。
吳亞軒表示,「城市維修館」的最終目標是成為社會企業,年輕人向師傅傳承修理技藝後,修復廢棄物品上網拍賣,提供修理咖啡館永續經營的資金。
※ 相關報導:
....位於台北大安區的工具分享站「小白屋」,是台灣第一個具「修理咖啡館」雛形的社區中心。
....文爸爸在小白屋敲敲打打時,吸引許多居民駐足「欣賞」;有人送東西來修理,有人想學習修理技術。三月起,小白屋另闢固定時段,每周六上午請文爸爸駐站傳授維修絕技。
小白屋開張半年來,文爸爸修復的東西包羅萬象,從電風扇到泡腳機、電動攪拌器。他每修好一種東西,便畫一張「修復圖解」,希望讓民眾可以自己「看圖修東西」。
「修理咖啡館」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F%AE%E7%90%86%E5%92%96%E5%95%A1%E9%A4%A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F%AE%E7%90%86%E5%92%96%E5%95%A1%E9%A4%A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