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日 星期一

讀書會的內涵


所謂讀書會通常都是一群朋友聚集在一起,根據既定的主題或問題領域,進行有系統的閱讀。讀書會的成員稱為參與者,而非學生。

其中一個會員扮演協調其行政的角色,稱為讀書會領導人(或帶領人),而非老師。
換言之,讀書會是運用一組人互動形態的閱讀,這種方式在瑞典已有百年歷史。

參加讀書會的成員以小團體的方式進行閱讀,讀書會沒有老師,而讀書會的領導人主要是一個沒有理論背景的組織者而已。
參與的民眾不必具備學術背景,但其可獲得豐富的實務經驗。

透過讀書會的參與,民眾學習討論、辯論的技巧,並培養思考和尊重別人意見及接受失敗、分擔責任的態度,並可體驗團結及共同生活體的感受;
而且所獲得的知識與其日常生活直接相關,此乃讀書會受歡迎的原因。

在瑞典,幾乎沒有一個鄉村沒有讀書會,1998 年,瑞典讀書會的數量有 336,096 個,參加的人數高達有一百五十萬人,2,844,288 人次,對瑞典成人教育的進步貢獻良多。

台灣地區的讀書會活動最早可追溯至民國 76 年的台北市立圖書館民生分館「現代女性讀書會」、信誼讀書會、國語日報「蕙質媽媽社」、洪建全「愛家聯誼會」、飛翔媽媽讀書會、及永和袋鼠媽媽讀書會等

多年來,社區、學校、公司行號、社團、公共圖書館陸續成立讀書會團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