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日 星期五

蟋蟀在堂


朋友中午來訊:
呵~
佛堂剛剛竟然出現了一位特殊客人!
蟋蟀亂跳中,女兒尖叫中……
這是什麼徵兆?我也很少看到蟋蟀,還是跳進我家的蟋蟀!」

朋友自己馬上用功查書:

蟋蟀在堂,歲聿其莫。
今我不樂,日月其除。
無已大康,職思其居。
好樂無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歲聿其逝。
今我不樂,日月其邁。
無已大康,職思其外。
好樂無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車其休。
今我不樂,日月其慆。
無以大康。職思其憂。
好樂無荒,良士休休。

白話:
蟋蟀搬進屋裡,一年快要到底。
如今再不行樂,時光所剩無幾。
可別過分安逸,本分不要忘記!
尋樂不荒正業,良士都能警惕。

蟋蟀搬進屋裡,一年還剩幾分。
如今再不行樂,時光不肯等人。
可別過分安逸,別忘其他責任!
尋樂不荒正業,良士個個勤奮。

蟋蟀搬進屋裡,往來牛車都停。
如今再不行樂,時光都要溜盡。
可別過分安逸,還該想著苦境!
尋樂不荒正業,良士所以寬心。

蟋蟀在堂:
古人以候蟲紀時。《豳風·七月》篇云:「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在宇、在戶、入床下
就是本篇所謂「在堂」。
「在堂」是對「在野」而言。
蟋蟀本在野地,由野而堂是為了避寒,所以詩人用此句表示歲將暮的光景。 ⋯

我讚許朋友用心!

朋友回說:
「是很好奇牠的寓意!」
朋友繼續用功,
貼上心得及賞析:
「詩人由“歲暮”引起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他宣稱要抓緊時機好好行樂,不然便是浪費了光陰。
其實這不過是欲進故退,著一虛筆罷了,
後四句即針對三、四句而發。

三章詩五、六句合起來意思是說:
不要過分地追求享樂,應當好好想想自己承當的工作,對分外事務也不能漠不關心,尤其是不可只顧眼前,還要想到今後可能出現的憂患。
可見“思”字是全詩的主眼,“三戒”意味深長。

這反覆的叮囑,包含著詩人寶貴的人生經驗,是自儆也是儆人。

最後兩句三章聯繫起來是說:
喜歡玩樂,可不要荒廢事業,要像賢士那樣,時刻提醒自己,做到勤奮向上。

後四句雖是說教,卻很有分寸,詩人肯定“好樂”,但要求節制在限度內,
即“好樂無荒”。
這一告誡​​,至今仍有意義。」

很棒!

換我回應:
「蟋蟀在堂,
   臘寒驗果也。」

朋友:「哦?」

我整理資料如下:

「佛陀成道於臘八。
此一也。

古代,
「臘」是重要的祭祀活動。

漢 蔡邕在《獨斷》曰:「臘者,歲終大祭。」

《禮記》:
「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

意思就是:
臘月是辭舊迎新的日子,舉行盛大的慶典是為了向祖先回報一年的收穫;

因為臘祭在十二月(丑月)舉行,這樣沿襲下來就把處在冬末春初、新舊之際的農曆十二月稱「臘月」。

「臘」指「合」,臘祭即合祭諸神;
「臘」指「獵」,獵禽獸作祭祀祖先之用。

此二也。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成就收圓之時,
故「臘寒驗果」,是果地也。」

我說:
「《伊索寓言》裡面,不是有一篇很有名的《螞蟻與蟋蟀》嗎?(也有《螞蟻與蚱蜢》版本)
小學課本都有。

   在炎熱的夏天,螞蟻們仍是辛勤的工作著,每天一大早便起床,緊接著一個勁兒的工作。蟋蟀呢?天天「嘰哩嘰哩,嘰嘰、嘰嘰」地唱著歌,遊手好閒,養尊處優地過日子。
    
每一個地方都有吃的東西,滿山遍野正是花朵盛開的時候,真是個快樂的夏天啊!蟋蟀對螞蟻的辛勤工作感到非常奇怪。「喂!喂!螞蟻先生,為什麼要那麼努力工作呢?偶爾稍微休息一下, 像我這樣唱唱歌不是很好嗎?」 
可是,螞蟻仍然繼續工作著,一點也不休息地說:「在夏天裡積存食物,才能為嚴寒的冬天做準備啊!」「我們實在沒有多餘的時間唱歌、玩耍!」 
蟋蟀聽螞蟻這麼說,就不再理螞蟻。「啊!真是笨蛋,幹麼要想那麼久以後的事呢!」
   
快樂的夏天結束了,秋天也過去了,冬天終於來了,北風呼呼的吹著,天空中下著綿綿的雪花。 
蟋蟀消瘦的不成樣子,到處都是雪,一點食物都找不到。「我若像螞蟻先生,在夏天裡貯存食物 該多好啊!」蟋蟀眼看就要倒下來似的,蹣跚地走在雪地上。
    
一直勞動著的螞蟻,冬天來了也不在乎。積存了好多食物,並且建了溫暖的家。當蟋蟀找到螞蟻 的家時,螞蟻們正快樂的吃著東西呢!「螞蟻先生,請給我點東西好嗎?我餓得快要死了!」
    
螞蟻們嚇了一跳。
「咦!你不是在夏天裡見過面的蟋蟀先生嗎?你在夏天裡一直唱著歌,我們還以為你到了冬天會是在跳舞呢!來吧!吃點東西,等恢復健康,再唱快樂的歌給我們聽好嗎?」 
面對著善良親切的螞蟻們,蟋蟀忍不住留下欣喜的眼淚。」

故,
蟋蟀在堂,臘寒驗果也。

歲末此時,皆是年度總結之際,
我們在外奔波了整年,
到了登堂入室的當頭,
要拿真本事出來了,
我們真的要拿什麼出來見公婆呢?

小人積財,
君子在積財中培德。

平時全無累積,
現在空虛匱乏,孓然一身,
瀟灑得起來嗎?

徵得朋友同意,將以上對話錄在此處。



2 則留言:

  1. 在此恭錄一則 聖佛慈訓:
    「上天有沒有常常給你們訊息呢?
    要知道,
    上天的訊息是無所不在的,但人往往看不見。

    孔夫子曰:
    『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

    可見天地間鬼神、修行人甚至社會上所發生的一切事相,
    都是上天給的訊息,有心用心的人就能看得到、聽得見。

    天地萬物尚且如此,
    何況是真理的傳播,豈不更是無所不在嗎?

    所以,真正有心用心的人,
    要認真識透一切幻化當中的真相,
    種種事物裡頭當中的玄機。

    上天的警訊
    不在於災難的發生
    或者某些特殊事件與業力的牽引、現象的讓你們看得見的事情出現,
    才叫做你感受到上天的警訊,
    而是無論在任何時候,同樣這些事、同樣這個過程,
    你是用什麼心來度過的。」

    以上分享之。

    回覆刪除
  2. 我喜欢你的博客,其内容丰富,乐于助人。
    继续努力吧,看看板球的信息在这里

    T20 World Cup 2016 Time Table

    T20 World Cup Schedule 2016 Schedule

    T20 World Cup streaming 2016 Fixture

    回覆刪除